
鲑 (繁体字鮭) 拼音 guī xié 注音 ㄍㄨㄟ ㄒㄧㄝˊ
简体部首 鱼 简体部外笔画 6 简体总笔画 14
繁体部首 魚
五笔86 QGFF 五笔98 QGFF 仓颉 NMGG 郑码 RBB 电码 7634
笔顺编号 35251211121121 笔顺读写 撇折竖折横竖横横横竖横横竖横 造字法 形声;从鱼、圭声 结构 左右结构 四角号码 24114 UNICODE 9C91 区位码 8657
基本字义
(鮭)
guī ㄍㄨㄟˉ- 鱼类的一科,身体大,略呈纺锤形,肉味美,种类很多,常见的有大马哈鱼,是重要的经济鱼类。
方言集汇
- 粤语:gwai1
详细解释
- 鲑
鮭 guī〈名〉鱼名。鲑鱼 [salmon]。属于鲑科(Salmonidae)的若干种鱼的共同名称。它们生活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近海水域,繁殖期上溯到内陆江河产卵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亥集中》《魚字部》 ·鮭
- 《廣韻》古攜切《集韻》涓畦切,音圭。魚名。《山海經》敦薨之山,其中多赤鮭。《註》今名鯸鮐爲鮭魚。《雷公炮炙論》鮭魚插樹,立使枯乾。一名䲅魚,一名嗔魚。日華子謂之鰗魚,今謂之河豚。《論衡》鮭肝死人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戸佳切,音鞵。吳人謂魚菜總稱。《世說》庾杲之淸貧,每食三韭。任昉戲之曰:誰謂庾郞貧,每食鮭菜,常有二十七種。又《廣韻》苦圭切《集韻》頃畦切,音睽。複姓。《後漢·牟融傳》代鮭陽鴻爲大司農。《註》鮭陽,姓也。又《集韻》烏媧切,音蛙。鮭蠪,神名。《莊子·達生篇》倍阿鮭蠪。《註》倍阿,神名也。鮭蠪,狀如小兒,長一尺四寸,黑衣赤幘大冠,帶劒持戟。又《集韻》戸瓦切,音跨。楚冠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