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角拗
羊角拗
(《中国药植志》)
【异名】羊角纽(《本草求原》),羊角藤、倒钓笔、羊角捩(《岭南采药录》),羊角扭、羊角藕(《中国药植志》),断肠草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;羊角柳(《广东中药》Ⅱ),沥口花(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),打破碗花、武靴藤、鲤鱼橄榄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
【来源】为夹竹桃科植物羊角拗的根或茎叶。
【植物形态】羊角拗
灌木或藤本,直立,高达2米,秃净,多匍枝,折之有乳汁流出。小枝通常棕褐色。叶对生,具短柄,叶片椭圆形或矩形,长4~10厘米,宽2~4厘米,先端短尖,基部楔形,全缘,厚纸质,两面均秃净。花大形,黄白色,顶生或3花合生呈聚伞花序;花梗纤细,长约1厘米;萼下有苞片1对,狭线形;萼5裂,裂片披针形,长约10毫米,淡黄色;花冠黄色,漏斗形,花冠筒长约1.2厘米。上部5裂,裂片基部卵状披针形,先端线形长尾状,长约5厘米,基部内面各具鳞片;雄蕊5,药箭形,各药相连于柱头,花丝纺锤形;子房2室,半下位,花柱桂状,柱头头状或浅裂。蓇葖果木质,双出扩展,长披针形,长约10~15厘米,极厚,内含种子多数。种子线形而扁,一端有长尾,密生白色丝状长毛。花期3~4月。果期8~9月。
生于山坡或丛林中。分布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等地。
本植物的种子(羊角拗子)与种子的丝状绒毛(羊角纽花)亦供药用,各详专条。
【采集】全年可采。
【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】根、茎含强心甙等,详见"羊角拗子"条。
【性味】苦,寒,有毒。
①《本草求原》:"苦,寒,有毒。"
②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味苦,性寒,有大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祛风湿,通经络,解疮毒,杀虫。治风湿肿痛,小儿麻痹后遗症,跌打损伤,痈疮,疥癣。
①《本草求原》:"止瘙痒,治疥癞热毒。"
②《陆川本草》:"解疮毒,去瘀血。治疮痈及跌打损伤。"
③《岭南草药志》:"外用杀虫,拔肿毒,通痹,续骨。"
④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强心消肿,止痒杀虫。"
⑤《福建中草药》:"祛风逐湿,通经活络。"
【用法与用量】外用:捣敷,煎水洗或研末调敷。
【宜忌】①《本草求原》:"有毒,能杀人,不可入口。"
②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有剧毒,不能内服。"
【选方】①治风湿肿痛,小儿麻痹后遗症,疥癣:羊角扭叶适量,煎汤温洗。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②治多发性脓肿,腱鞘炎,毒蛇咬伤,跌打骨折:羊角扭叶粉末适量,用酒水调和温敷患处。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③治乳痈初期:羊角拗鲜叶、红糖同捣烂,烤热外敷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,使用前请遵医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