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接输入中草药的药名,如阿胶,然后按Enter即可

中草药大全 > 大蓟1
上一个: 大蓟 下一个: 大剑叶木

大蓟1

大蓟
(《本草经集注》)
【异名】马蓟(《范汪方》),虎蓟(陶弘景),刺蓟、山牛蒡(《日华子本草》),鸡项草(《本草图经》),鸡脚刺(《滇南本草》),野红花(《纲目》),茨芥(《本草述》),牛触嘴、鼓椎(《医林纂要》),鸡姆刺(《质问本草,),恶鸡婆(《草木便方》),大牛喳口、山萝卜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猪姆刺、六月霜、蚁姆刺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牛口刺(《浙江中药手册》),老虎喇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刺萝卜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驴扎嘴、马刺刺(《山西中药志》),刺秸子,马刺草(《中药材手册》),牛口舌、老虎刺、草鞋刺、刷把头(《广西中药志》),土红花(《四川中药志,),野刺菜(《药材学》),牛不嗅、猪妈菜(《闽东本草》),牛刺竻菜、剪菜、鸟不扑(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)。
【来源】为菊科植物大蓟的全草或根。
【植物形态】大蓟
多年生宿根草本。茎高100~150厘米,直立,有纵条纹,密被白软毛。叶互生;根生叶倒卵状长椭圆形,长15~30厘米,羽状分裂,裂片5~6对,先端尖,边缘具不等长浅裂和斜刺,基部渐狭,形成两侧有翼的扁叶柄,被毛;茎生叶向上逐渐变小,形状与根生叶相似,基部抱茎,下表面密被白绵毛。头状花序,单生在枝端;柄短;着生披针状叶片1~2;总苞球形,径15~20毫米,苞片6~7列,披针形,在基部外面的较短,内面的较长,锐头,有刺,全缘;全部为管状花,紫红色,两性,长约20毫米,先端5裂,裂片线形;雄蕊6,花药相连呈管状,先端分离,基部左右各有一下垂尖尾;雌蕊1,子房下位。瘦果扁椭圆形.花期5~6月。果期6~8月。
生于山野、路旁。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。
【采集】全草于夏秋两季当花盛开讨采割,除去老茎,晒干,以秋季采者为佳;根于8~10月采挖,除去泥土、残茎,洗净晒干。
【药材】①干燥全草,茎圆柱形,粗约4~10毫米,表面紫褐色或褐色,有纵皱纹,密被灰白色丝状络毛;质松而脆;折断面黄白色,中央有白色疏松的髓却。叶片多数脱落,残留的叶绿褐色或焦褐色,多破碎皱缩,边缘具不等长的针刺,质脆而易脱落。头状花序存留于枝端,管状花多萎落不存,总苞枯黄色,表面微带紫黑色,白色羽毛状冠毛外露。气微弱,味淡。以色灰绿、无杂质者为佳。
②干燥块根呈长圆锥形,或微弯曲,表面黑褐色,具细密的纵纹,有时有屈曲的纵槽;顶端和根茎相连部分带纤维性,末端细瘦部分通常切除,长6~10厘米,直径5~15毫米。质稍硬而脆,折断面较整齐,黄白色,略带颗粒状。以粗壮、无须根、芦头者为佳。
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。华北地区及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四川、浙扛、福建等地多用全草;中南及西南地区多用根。考诸古代本草书籍亦以用根为主,故有"土人参"、"土洋参"之名。
【炮制】大蓟:拣去杂质,清水洗净,润透,切段,晒干。大蓟炭:取净大蓟置锅内用武火炒至七成变黑色,存性,过铁丝筛,喷洒清水,取出晒干。
《本草通玄》:"酒洗或童便拌,微炒。"
【性味】甘,凉。
①《别录》:"根,味甘,温。"
②《药性论》:"味苦,平。"
③《日华子本萃》:"叶,凉。"
④《本草汇言》:"味甘微苦,气寒,无毒。"
【归经】入肝、脾经。
①《滇南本草》:"入肝、脾、肾三经。"
②《本草新编》:"入肺、脾二经。"
【功用主治】凉血,止血,祛瘀,消痈肿。治吐血,衄血,尿血,血淋,血崩,带下,肠风,肠痈,痈疡肿毒,疔疮。
①《别录》:"根,主养精保血。主女子赤白沃,安胎,止吐血鼻衄。"
②《药性论》:"根,止崩中血下。"
③《唐本草》:"根,疗痈肿。"
④《日华子本草》:"叶,治肠痈,腹藏瘀血,血运扑损,可生研,酒并小便任服;恶疮疥癣,盐研窨敷。"
⑤《滇南本草》:"消瘀血,生新血,止吐血、鼻血。治小儿尿血,妇人红崩下血,生补诸经之血,消疮毒,散瘰疬结核,疮痈久不收口者,生肌排脓。"
⑥《玉楸药解》:"治金疮。"
⑦《医林纂要》:"坚肾水,去血热,泄逆气。治肠风,肠痈。"
⑧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凉血止血,消炎退肿。治肺热咳血,热结血淋,疔疖疮癌,漆疮,汤火烫伤。"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1.5~3钱(鲜者1~2两);捣汁或研末。外用:捣敷或捣汁涂。
【宜忌】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。
①《品汇精要》:"忌犯铁器。"
②《本草经疏》:"不利于胃弱泄泻及血虚极,脾胃弱不思饮食之证。"
【选方】①治心热吐血、口干:刺蓟叶及根,捣,绞取汁,每服一小盏,频服。(《圣惠方》)
②治吐血衄血,崩中下血:大蓟一握。捣,绞取汁,服半升。(《本草汇言》)
③治肺热咳血:大蓟鲜根一两。洗净后杵碎,酌加冰糖半两,和水煎成半碗,温服,日服两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④治热结血淋:大蓟鲜根一至三两。洗净捣碎,酌冲开水炖一小时,饭前服,日服三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⑤治妇人红崩下血,白带不止:大蓟五钱,土艾叶三钱,白鸡冠花子二钱,木耳二钱,炒黄柏五钱(如白带,不用黄柏)。引水酒煨服。(《滇南本草》)
⑥治肠痈、内疽诸证:大蓟根叶、地榆、牛膝、金银花。俱生捣汁,和热酒服。如无生鲜者,以干叶煎饮亦可。(《本草汇言》)
⑦治肺痈:鲜大蓟四两。煎汤,早晚饭后服。(《闽东本草》)
⑧治疔疖疮疡,灼热赤肿:大蓟鲜根和冬蜜捣匀贴患处,日换两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⑨治跌扑损伤,瘀血作痛:大蓟汁,和热酒饮。(《本草汇言》)
⑩治结核于项左右,或栗子疮红肿溃烂出脓久不收口者:独根大蓟,不拘多少,或煮水牛肉,或猪肉,或单用,煨点水酒服。外用新鲜大蓟捣烂,入发灰、儿茶、血竭同拌,敷疮口,生肌。(《滇南本草》)
⑾治汤火烫伤:大蓟新鲜根,以冷开水洗净后捣烂,包麻布炖热绞汁涂抹,日二、三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⑿治妇女干血痨或肝痨,恶寒发热,头疼,形体消瘦,精神短少:新鲜大蓟二两,黄牛肉四两。共入罐内煮烂,天明吃毕后复熟睡。忌盐。(《滇南本草》)
⒀治漆疮:大蓟鲜根一握。洗净,加些桐油捣烂,用麻布包炖热绞汁涂抹,日三、四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⒁治副鼻窦炎:鲜大蓟根三两,鸡蛋二至三个。二味同煮,吃蛋喝汤。忌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(《全展选编·五官科》)
⒂治带状疱疹:大蓟、小蓟、鲜牛奶各适量。将大、小蓟放在鲜牛奶中泡软后,捣成膏,外敷。(内蒙古《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)
【临床应用】①治疗肺结核
用新鲜大蓟根,洗净,每日4两,加水400毫升,文火煎至200毫升,2次分服;或制成注射剂,每10毫升含生药10克,作肌肉注射或气管内滴入。先后观察18例,其中煎剂治疗者5例,针剂治疗者11例,气管内滴入者2例,用药15~72天不等。结果,从X线胸片对比来看,治疗后病变显著吸收者3例,吸收者8例,无变化者7例。部分病例的咳嗽、排痰、胸痛及发热等症,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转。治程中个别服煎剂者感冒胀不适,若加生姜、陈皮、法半夏等可以减轻。
②治疗高血压病
取新鲜干根加水浸泡约半小时,煎煮三次,每次煮沸半小时,滤液合并浓缩成每100毫升相当于生药0.5两的煎剂;早晚各服一次,每次100毫升。亦可用新鲜干根或叶制成浸膏片。根制片每日3次,每次4片,日量相当于干根1两;叶制片每日3次,每次3片,日量相当于干叶15克左右。临床观察102例,除部分头晕、心悸及失眠等症较重的患者,适当配合镇静药物如澳剂、眠尔通或利眠宁等外,均单用大蓟治疗。疗程一周至三月不等。其中初用煎剂以后改用根制片治疗者72例,结果显效(收缩压下降40毫米汞柱以上或舒张压下降20毫米汞柱以上)17例,有效(收缩压下降20毫米汞柱以上但不满40毫米汞柱,或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以上而不满20毫米汞柱,或早期高血压病6例血压下降至140/90毫米汞柱)45例,无效10例,有效率86.1%。用叶制片观察30例,结果显效(标准同上)5例,有效10例,无效15例,疗效较差。副作用:少数空腹服用片剂后出现胃内不适或恶心等药物反应,改为饭后服药,即可减轻。
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,使用前请遵医嘱。